科學探究是化學重要的學習方式。某校課外小組同學對 “ 細鐵絲可以在氧氣中燃燒 ” 進行了更深入地探究。
(1) 實驗前,細鐵絲表面要先用砂紙打磨光亮,是為了除去表面的 ___ 。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_______ 。
(2) 有幾個同學對鐵絲燃燒為什么會出現火星四射現象產生了興趣。
[查閱資料]鐵絲燃燒時 “ 火星四射 ” 現象與鐵絲含碳量有關。
[進行實驗]探究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 “ 火星四射 ” 的現象與其含碳量的關系。
實驗操作 | 現象 | 結論 |
實驗 1 :取直徑 0.20mm 、含碳量 0.10% 的鐵絲,由集氣瓶中向下緩慢伸入氧氣中 | 產生零星的火星 | 0.20mm 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, “ 火星四射 ” 與其含碳量的關系是: ______ |
實驗 2 :取直徑 __ 、含碳量 0.32% 的鐵絲,由集氣瓶中向下緩慢伸入氧氣中 | 較明顯的火星四射 | |
實驗 3 :取直徑 0.20mm 、含碳量 0.52% 的鐵絲,由集氣瓶中向下緩慢伸入氧氣中 | ____ |
(3) 結合 “ 細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 ” ,讓同學們想到鐵絲燃燒的現象與氧氣含量有關。
[提出問題]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一定是純氧嗎?同學們對此又展開探究。
[進行實驗]取 5 只集氣瓶,編號為 (1)(2)(3)(4)(5) ,分別裝入其總容積 10% 、 20% 、 30% 、 40% 、 50% 的水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,恰好把 5 只集氣瓶的水排盡。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插入 (1)-(5) 號瓶中,記錄實驗現象。小亮在前一組實驗的基礎上又做了第二組和第三組實驗,三組實驗的數據和現象見下表。
| 第一組 | 第二組 | 第三組 | ||||||||
集氣瓶編號 | (1) | (2) | (3) | (4) | (5) | (1) | (2) | (3) | (4) | (5) | (1) |
氧氣的體積分數 (%) | 29 | 37 | 45 | 53 | 60 | 46 | 47 | 49 | 50 | 52 | 48 |
帶火星的木條 | 微亮 | 亮 | 很亮 | 復燃 | 復燃 | 很亮 | 很亮 | 復燃 | 復燃 | 復燃 | 很亮 |
[得出結論] ___________ 。
[反思交流]查資料:一定條件下, 0.2mm 鐵絲燃燒所需最低氧氣體積分數為 48% 。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用于做細鐵絲燃燒實驗 ______( 填 “ 一定 ” 或 “ 不一定 ”) 能成功。
[實驗拓展]細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,鐵粉卻能在空氣中燃燒 ( 如圖 ) ,說明鐵能否燃燒還可能與鐵的 _____ 有關。
鐵銹 ( 雜質 ) ???Fe+O 2 Fe 3 O 4 0.20mm 明顯的火星四射 (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) 含碳量越高,現象越明顯 (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)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不一定是純氧 ???一定 ???顆粒大小 ( 接觸面積 )
【詳解】
( 1 )實驗前,細鐵絲表面要先用砂紙打磨光亮,是為了除去表面的鐵銹;
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,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;
( 2 )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 “ 火星四射 ” 的現象與其含碳量的關系。故除了含碳量不同,其它因素都應相同,故實驗 2 :取直徑 :0.20mm 、含碳量 0.32% 的鐵絲,由集氣瓶中向下緩慢伸入氧氣中;
由實驗 1 、 2 可知,含碳量越大,火星四射現象越明顯,故實驗 3 現象為:明顯的火星四射,結論為: “ 火星四射 ” 與其含碳量的關系是:含碳量越高,現象越明顯;
( 3 )得出結論:由表可知,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不一定是純氧;
反思交流:由表可知,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濃度在 49% 以上,故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氧氣用于做細鐵絲燃燒實驗一定能成功;
實驗拓展:細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,鐵粉卻能在空氣中燃燒,說明鐵能否燃燒還可能與鐵的顆粒大小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