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用微粒的眼光看世界 ” ,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。請用分子的相關知識填寫下列空白。
( 1 )肉眼看不到分子,說明 _____________ 。
( 2 )詩句 “ 遙知不是雪,唯有暗香來 ” ,說明 __________ 。
( 3 )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香味,說明 _________ 。
( 4 )蔗糖溶于水滴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線(如圖),說明 ____________ 。
分子很小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 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分子間有間隔
【詳解】
( 1 )肉眼看不到分子,說明分子很小。
( 2 )詩句 “ 遙知不是雪,唯有暗香來 ” ,詩人可以聞見花香說明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,擴散到空氣中,使詩人聞見花香。
( 3 )不同的花兒有不同的香味,說明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。
( 4 )蔗糖溶于水滴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線說明分子間有間隔,糖水的體積小于水的體積和糖塊的體積之和。
驗證分子特點的實驗:
通過對分子特點的探究,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微觀世界里分子構成物質的特點。
實驗裝置 |
| ||
實驗步驟 | 步驟1 | 步驟2 | 步驟3 |
在盛有約40ml 蒸餾水的燒杯中加 如5一6滴酚酞試液,攪拌均勻, 觀察現象 |
取步驟I得到的溶液,置于 試管中,再向其中滴加濃 氨水,觀察現象 |
將燒杯中的溶液分別倒入 A、B兩個小燒杯中,另取 一個小燒杯C,加入約5ml 濃 氨水。用一個大燒杯罩住 A,C兩個小燒杯,燒杯B 置于大燒杯外 | |
實驗現象 | 無明顯現象 | 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| 燒杯A中液體由無色變為紅色,燒杯B中無變化 |
實驗解釋 | 燒杯中的濃氨水揮發出氛分子,氨分了進人燒杯A中,使溶液變成紅色.而燒杯B中沒有氨分子進入 |
實驗原理 | 分子之間存在間隙且分子總是做不停地無規則運動。將水和酒精充滿容量瓶,混合均勻后,若液面發生下降,則可驗證分子間存在間隙。 | ||
實驗用品 | 100ml 容量瓶 1 只、 100ml 燒杯 2 只、餐紙、保鮮膜、棉線一根、無水酒精、 純凈水、品紅溶液。 | ||
實驗裝置 | ![]() | ||
實驗步驟 | 實驗結果 | 實驗結論 | |
實驗方案一 | (1) 打開容量瓶,用小燒杯移取 70ml 已滴加了品紅溶液的水于容量瓶中。 (2) 用小燒杯移取酒精于容量瓶中直至容量瓶滿。 (3) 塞上容量瓶塞,有液體溢出,用餐紙擦干。倒置容量瓶幾次,使液體充分混 合,觀察液面下降情況。 |
液面下降 1.5cm 左右,實驗現象非常明顯 | 優點: (1) 酒精用量少,該實驗只需耗費 30ml 左右的酒精 (2) 滴入品紅溶液的水呈紅色,可明顯觀察到在容量瓶倒置前,容量瓶中液體分 層,上層無色,下層紅色。而倒置后溶液呈均勻紅色。 (3) 倒置前容量瓶充滿液體,排除了會有部分液體殘留在容量瓶上導致的誤差。 (4) 實驗現象明顯,混合后液面下降 1.5cm 左右 (5) 實驗操作簡單,實驗用品少 缺點:將充滿的容量瓶塞上容量瓶塞會有液體溢出,這個操作不規范。 |
實驗方案二 | (1) 打開容量瓶,用小燒杯移取 70ml 已滴加了品紅溶液的水于容量瓶中。 (2) 用小燒杯移取酒精于容量瓶中直至容量瓶滿。 (3) 用保鮮膜迅速包裹容量瓶,然后將保鮮膜用細線捆緊。用手掌壓住容量瓶口, 倒置容量瓶幾次,使液體充分混合,觀察液面下降情況。 |
液面下降 1cm 左右,實驗現象非常明顯。用無水硫酸銅檢驗容量瓶外壁, 并無液體溢出。 | 優點: (1) 酒精用量少,該實驗只需耗費 30ml 左右的酒精 (2) 滴入品紅溶液的水呈紅色,可明顯觀察到在容量瓶倒置前,容量瓶中液體分 層,上層無色,下層紅色。而倒置后溶液呈均勻紅色。 (3) 倒置前容量瓶充滿液體,排除了會有部分液體殘留在容量瓶上導致的誤差。 (4) 實驗現象明顯,混合后液面下降 1cm 左右 (5) 實驗操作簡單,實驗用品少 (6) 方案二很好的解決了方案一的缺陷,且實驗效果好。 |